2.电影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困惑
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的竞争日趋激烈。有声电影开始出现时许多人包括卓别林在内不以为然。有声电影刚问世时,制片人完全不知道怎样控制声音:公主房门上的把手一扭动,好像什么人开动了田里的一辆拖拉机。门一关上,又像是两辆装运木材的卡车互相撞上了。一位身披铠甲的游侠骑士,发出了铿锵的响声,听着好像是走进了一个钢铁厂。一家人吃饭,那噪声好像是个小饭店到了最忙乱的时刻。因此,卓别林认为有声电影的日子不可能维持多久。但是,过了一个月,米高梅影片公司放映了《轻歌曼舞》大型音乐片,卖座极盛。这是有声电影的发轫,此后所有的电影院立刻开始争相订购有声影片。无声电影衰落的日子到了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因为那时候无声电影正在改良进步
部好的无声电影具有世界性吸引力,它的对象包括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然而,这一切都要成为明日黄花了。但是卓别林决定继续拍无声电影,因为他相信,不同类型的娱乐是可以同时并存的再说,他擅长演哑剧,在这方面别具一格,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他接下去再拍一部无声电影—《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
开始制片人不能控制有声电影中的声音。但是对当时的卓别林来说,他就认为这是有声电影的致命弱点,它损害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哑剧艺术,它彻底破坏了静默的至高无上的美,破坏了演员走向观众的道路,破坏了观众吸取美感的道路。卓别林认为,银幕上最重要的东西仍然是造型上的美,电影是一种画面的艺术。当然,卓别林对电影的看法有点片面—过分强调画面而忽视了声音。卓别林善于扬长避短,他在动作表演方面惟妙惟肖,但忽视了语言艺术。有声电影代表了电影发展的方向,卓别林在一些优秀的有声电影不断出现后,终于认识到自己也应该拍有声电影。他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