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金记》
1889年4月16日
卓别林出生在英国伦敦沃尔沃斯区东街。
卓别林的父母都是小演员,由于家贫,卓别林5岁就登台表演,10岁就加入了佛瑞卡洛剧团,在随团赴美国表演时,获喜剧明星麦克·谢内特发掘,进入美国电影界全力冲刺。
1915年
卓别林创造出《流浪汉》,以此造型拍了大批影片,使他成为影坛的喜剧泰斗,受千万影迷的敬仰
1925年的《淘金记》、1931年的《城市之光》、1936年的《摩登时代》均成为阜别林的代表作。

《摩登时代》
1940年
卓别林拍摄了有声片《大独裁者》,嘲讽当时不可一世的希特勒。
1967年
卓别林拍摄的《香港女伯爵》是卓别林的告别演出。

香港女伯爵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1972年
卓别林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授予奥斯卡特别奖。
1977年12月24日夜
卓别林在瑞士去世,享年88岁。

前言:永恒的幽默
《寻子遇仙记》表现一个非常穷苦的伦敦女人
《夏尔洛从军记》使现实与想象和谐统一
拍摄《狗的生涯》时,开始从结构的意义上去构思
卓别林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遇雨》
卓别林:个性化的世界
卓别林:伟大的“小丑”
卓别林一生中与好几个女人结婚或同居
卓别林的性格、信仰与想象
风云变幻与电影发展—卓别林所处的时代
电影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困惑—卓别林所处的时代
卓别林《摩登时代》:人变机器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卓别林说: 喜剧就是窘境
卓别林《摩登时代》:心灵的呐喊
卓别林《摩登时代》:不绝的回声
卓别林《摩登时代》:叙述时代
卓别林:带着嘲笑反抗
伟大的流浪汉:《淘金记》
孤独者与卖花女—《城市之光》
大胆而及时的讽刺一《大独裁者》
《大独裁者》结尾演讲词
《大独裁者》的拍摄经历了一些磨难
《大独裁者》拍摄花了6个月,配音和剪辑又花了6个月
一出谋杀案的喜居:《凡尔杜先生》
《凡尔杜先生》首次上映,观众反应不一
现实与人生:《舞台生涯》及其他
《舞台生涯》:创伤最重时刻的卓别林的写照
法国戏剧电影为《舞台生涯》给卓别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卓别林: 大师的背影
卓别林: 电影魔术师
卓别林生亚与创作大事纪年
卓别林: 穿透未来
《卓别林传记》结语:让每个人都笑出来——不管是喜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