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电影推荐
我看吧wokan8.com

电影大师絮语(一) 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我不喜欢“成功”这个词

我不喜欢“成功”这个词。我经常为自己强烈辩护不用这个词,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对我来说,成功意味着得到我真正喜欢的东西,那才是成功。而我真正喜欢的东西一般是得不到的。因此我不用这些术语看问题。(基耶斯洛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是让所有人看的

我总是得把那些正常看待世界的人记在心上,电影是让所有人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同上)

塔尔科夫斯基:导演的工作就是雕刻时光

导演的本质工作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一位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一片凿除不属于它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是如此,从“一团时间”中塑造一个庞大、坚固的生活事件组合,将他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确保影像完整性之元素。

塔可夫斯基论现代艺术

艺术的诞生和着根是植基于人类对精神、理想永不止息的欲求,这种欲求使人们趋近艺术。现代艺术所犯的错误在于中止追寻存在的意义,以求证实个体自身的价值。那些名之为艺术者于是开始显得像是专给一些问题人物的乖常行业,他们坚持任何个体化的活动都有其真实的价值,艺术只是一种个人意志的展现。
然而在艺术创作中,人格并不会自我标榜,它为其更高的、共同的思想服务。艺术家向来是个臣仆,永远为了偿还神迹所赐的天赋而努力。现代人不愿意牺牲,纵然真正的自我肯定唯有透过牺牲才能表现。
我们已经逐渐遗忘这一点,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逐渐失去所有人性的感应。

塔可夫斯基:场面调度的作用

(艺术)不应仅仅展现一些创意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紧扣生命——那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它的宗旨不应仅限于一句对白或一场表演的意义,它的功能应该是以戏剧的实在,以及艺术影像的美与深度来打动观众——而非以突兀手法铺衬其意
———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缘起》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文学

并不是所有的散文、小说都可以改编成电影。

有些作品本身完整、意向精确,人物刻画高深莫测、结构富涵魅力。这样的书不容断章取义,终篇散发出作者摄人且独特的人格,像这样的作品是大师级作品,只有那些对精致文学和电影都漠不关心的人才会想要把他们改编成电影。

如今这一点的强调益形重要。那就是电影和文学一刀两断、彻底分离的时刻已然来到。

另外一种文学作品由理念、清楚而扎实的文学结构,以及原创的主体所构成。此类作品似乎和其所蕴含的美学思考和发展无关……

塔可夫斯基心中的十佳电影(realmask77)

1、《乡村牧师日记》Le 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布列松
2、《冬之光》Winter Light——伯格曼
3、《纳扎兰》Nazarin——布努艾尔
4、《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伯格曼
5、《城市之光》City Lights——卓别林导演
6、《雨月物语》Ugetsu Monogatari——沟口健二
7、《七武士》Seven Samurai——黑泽明
8、《假面》Persona——伯格曼
9、《少女莫夏特》Mouchette ——布列松
10、《沙之女》Woman of the Dunes——敕使河原宏

《七武士》

《乡村牧师日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看吧 » 电影大师絮语(一)
分享到: 更多 (0)

我看吧 专注电影推荐

散文精选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