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电影推荐
我看吧wokan8.com

中国电影大事记(1917—1926)

1917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电影业。该馆从一个美国商人手中购进部分摄影器材,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并聘请留美学生叶向荣为摄影师,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短片。

1918年
商务印书馆正式成立“活动影戏部”(一年后更名为“影片部”),开始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这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独资经营的大型电影企业,成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开始的标志。当时其拍摄的电影内容共分为五类: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和古剧片。

1919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偷烧鸭》等一批喜剧短片(时称为滑稽短片),并带动了其后喜剧片热潮第一次在中国的兴起。

5月,中国影片制造公司在南通成立。这是继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后又一家由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电影企业。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为武打短片《四杰村》。

1920年
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摄制了由梅兰芳主演并导演的京剧短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这是梅兰芳涉足电影的开始。

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成立。

1921年
2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报刊《影戏丛报》在上海创刊。

7月,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问世。影片取材于上海发生的洋行买办阎瑞生谋财害命,杀死妓女王莲英的真实事件及据此改编的文明戏,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摄制。影片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遭到社会舆论“有伤风化”的批判。

1922年
3月,早期最著名的电影公司“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明星公司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家影响深远的电影公司,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发起组建。公司并建立了“明星影戏学校”,编辑出版了多种电影刊物;公司的建立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形成的重要标志。

1月和7月,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中的另外两部《海誓》和《红粉骷髅》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戏院上映。

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喜剧短片《掷果缘》(又名《劳工之爱情》)上映。该片电影化的手法显示了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的成熟,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国故事片。

江苏省教育会电影审阅委员会成立。按照该会规定,上海各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均须经过该会审查。

1923年
3月,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摄制的新闻片《国民外交游行大会》上映。影片记录了上海各界市民抗议“日本拒绝废除与袁世凯签订的21条密约、拒绝归还旅顺大连”的示威游行盛况。

12月,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在申江大戏院上映,创下当时最高的卖座纪录,同时也掀起了国产电影热。

1924年
1月,大中华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该公司由冯镇欧创办,此后又开办大中华影戏学校,为本公司培养演员。大中华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人心》在片头上首次出现“导演”的称谓。

5月,由晨社出版的《电影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2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电影刊物之一。

10月,神州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创办人为汪煦昌、徐琥等。

百合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该公司由上海影戏研究会负责人朱瘦菊发起、颜料商吴性栽投资创办。

由旅美侨胞在纽约创办的长城动画片制造公司迁来上海,更名为长城画片公司。

1925年
4月,友联影片公司成立。创办人有陈铿然等。该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为《秋扇怨》。

5月,由邵氏四兄弟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创办人为邵醉翁(仁杰)、邵村人、邵仁枚和邵仁楞(逸夫),由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公司主张“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

“大中华”和“百合”两家公司合并,改组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公司合并后,吴性栽、冯镇欧任董事,朱瘦菊任总经理。

洪深编写的电影剧本《申屠氏》,在《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一至三期上连载,这是中国最早公开发表的电影剧本。

1926年
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鲍庆甲任经理,杨小仲任制片主任兼编导。公司存在只一年。

新世界游乐场举行电影博览会,有35家影片公司推出本公司的新片参加展映活动。博览会举行期间,还进行了“电影女明星选举”。

虹口新中央大戏院试映美国“特福莱”有声短片。这是外国有声影片首次传入中国。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万氏四兄弟)为长城画片公司绘制成功动画片《大闹画室》,这是中国最初的动画片之一。

1922-1926年间,中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造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看吧 » 中国电影大事记(1917—1926)
分享到: 更多 (0)

我看吧 专注电影推荐

散文精选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