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 月8 日上午8 时40 分,一名电工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著
名摇滚歌星库尔特·寇班在其西雅图的寓所中自杀身亡。经警方查验,他的
头部有个很明显的举枪自尽的伤口,一支猎枪依然抵着下颏,尸体旁留有一
封用红墨水写的遗书。据报道,遗书的结尾是:我爱你,我爱你。这是写给
其妻子和年仅 19个月的女儿的。库尔特·寇班死时年仅 27 岁。10时正,洛
杉矶电台发布寇班死亡的新闻,噩耗迅速传遍美国,500 多万歌迷被震惊,
其影响之大超过当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也是自约翰·列依被害后,摇滚歌坛
受到的最大的震动。下午,歌迷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所小小的寓所。公寓四
周的冷杉树上爬满了争抢镜头的新闻记者。所有唱片商店中 “涅槃”乐队的
唱片都被抢购一空。电视台取消了正常的节目,改播有关寇班的各种消息。
9 日, 《西雅图时报》在头版登出寇班自杀现场的大幅照片。为了保持
秩序和安全,其寓所周围布满了警卫人员。
这一天,与 “涅槃”乐队签约的一家唱片公司接到了摄制一部关于寇班
生平电影的授权。另一家唱片公司一下子收到3万多份要求订购 “涅槃”乐
队唱片的订单。
10日下午5时,在西雅图中心广场为寇班举行了大型烛光追悼会,有700O
多歌迷前来参加,由三家电台同时进行现场实况转播。寇班的妻子康茨奈
伊·洛夫在追悼会上讲话,并念了寇班遗书中关于他对歌迷们的留言:
谢谢你们喜欢我的歌,谢谢你们给我的来信。我是个性情多变的流浪者,
我已经不再有创作热情了。所以请你们记住,赖活不如好死。
和平,爱,同情。
Kurt Cobain
追悼会正在进行中,一位 15岁的歌迷——杰西·洛特齐在厂场边上自杀
殉葬,警察用水笼头进行阻止无效。此时响起了 《在母体里》的歌曲,又有
许多歌迷企图自杀。
11 日,西雅图一名歌迷自杀。
14 日,寇班的遗体被火化,死亡证书上他的职业填写为:诗人,音乐家。
17 日,“涅槃”乐队的 《注意》、《在母体里》和“洞穴”乐队的《Live
Through This》均登上了英国排行榜。
库尔特·寇班自杀后,他的遗孀——洛夫也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风头人
物。
当人们在追思库尔特·寇班的光辉年华时,也在思考他为什么自杀?是
谁杀死了寇班?
库尔特·寇班 1967年 2 月20 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阿伯丁城一个偏僻
的小镇。父亲是位机修工,母亲原为家庭主妇,后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寇班
是老大,三年后,他的妹妹出世。
寇班从小就是个充满好奇心、精力旺盛的孩子,对唱歌、绘画、自编自
演幽默剧等,都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
———————– Page 135———————–
在他 8 岁生日时,父母离异,使他的身心都受到巨大的伤害,后来他的
父、母都再婚,他被迫在父亲、母亲、祖父及三个姨与叔叔家轮流居住,后
来他借住到中学老师家的沙发上,一度无家可归,只得蜷缩在大桥洞下过夜。
他过人的艺术才华与叛逆精神,使他在高中时少有理解者,相反,却常受到
讽刺与打击,使他变得自卑而非常内向,又自暴自弃,整个精神完全被扭曲
了,他不打算接近任何人,人们也无法理解他。他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怪
诞的思维,人们根本想不到,他从哪里得来这么多怪想法,并通过他的画和
音乐表达了出来——这是当时人们认识他的主要途径。
后来,他在摇滚乐中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他特别喜欢朋克音乐那种绝
望、愤怒、粗糙的音乐形式,他和朋友们成立了一支乐队,曾先后用过 “渣
滓”和 “穷街”作队名,1987年正式定名为 “涅槃”乐队,库尔特·寇班任
主唱。
1988 年出版了第一张单曲唱片 《爱的信号/大人物》,没有引起什么反
响。
1989年出版了首张专辑 《漂白》。
当时在西雅图正在兴起一种另类音乐,或称另类摇滚乐。库尔特·寇班
和西雅图的其他几支乐队正是这种另类音乐的创始者。这类音乐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向着美国的吸毒、酗酒、凶杀、离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开战。
1991年9 月,他们出版了新专辑 《决不在意》,寇班唱道:
我宁愿死去,
也不愿冷静下来。
寇班在这个专辑里揭示了他愤怒迷惘、孤独矛盾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
胸中无法治愈的苦痛,表达了新一代美国人在现实面前的迷惘和无助,立即
激起美国青年的狂热和喜爱。不到半年,在全球就卖出 1000 万张,把迈克
尔·杰克逊的 《危险》从排行榜冠军的宝座上挤了下去,连续4 周雄居排行
榜冠军。由此,库尔特·寇班名声大振,成为一个新的焦点人物,但他却天
生不爱出名。同时,也使另类音乐在商业上成为时尚。西雅图也一时成为另
类音乐的中心而闻名于世。
1992年 2 月,库尔特·寇班与康特奈伊·洛夫在夏威夷举行婚礼,洛夫
是 “洞穴”乐队的一名歌手,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弗兰西斯
卡。
1993年,他们又推出了新专辑 《在母体里》。这是一张更有闯劲而商业
性却大为减弱的专辑,再次造成轰动。在排行榜上也升到了第一名。在这个
专辑中有一首名叫 《我恨自己,我想死》的歌;而在另一首歌中,他唱出了
诸如 “自杀便是面对光明”等字句,接着他们开始巡回演出。
11月, “涅槃”乐队在MTV 台演出并录制成专辑。库尔特·寇班将内心
满溢的痛苦和空虚都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在这个专辑里演绎的
像是来自天堂的音乐,又像是一次诀别,还似对生命写下的最后的注脚,对
他 5个月后自杀身亡做了预言。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竟会是他最后的绝唱。
当库尔特·寇班还是个瘦弱、失意、附庸风雅、书生十足且不合群的青
年时,朋克摇滚拯救了他。朋克使他内心的挫折有了发泄的机会,使流浪人
生者得以互相沟通。寇班作为 “涅槃”乐队的灵魂人物、最有灵感的创作者,
———————– Page 136———————–
他和伙伴们将重金属的激情与朋克摇滚的狂乱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甲壳虫”
乐队的悦耳和谐,创造出了另类音 乐。寇班在他粗糙的音乐里传达了一种意
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美。他的歌词充满酸楚,有时又很可怖和晦涩。他在
演唱时,时而狂暴、时而疲惫地低吼、时而抽搐,时而烦躁地弹吉他、击出
高亢的鼓声、一切都传出愤怒、厌恶,确凿的激情。他在自己的创作中,表
现了他这一代人所应有的,但又不易完全表达的那些感情,充分显示了他的
超人的天赋,令无数歌迷倾倒,成为另类摇滚的先锋者之一。
库尔特·寇班比吉米·亨德里克斯、吉姆·莫里森成名的速度更快,虽
然他也和许多歌星一样,喜欢随着吹捧和拍马屁而来的金钱,但他的内心世
界是混乱的,他对名声感到厌倦,受着由地下诗人登入主流社会和未曾奢望
的明星地位的折磨。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平衡,他就不断地吸毒、酗酒,
在舞台上猛摔吉他,对别人的音乐作品不屑一顾。他的精神到了快要崩溃的
边缘。
后来,他的毒瘾反复发作,有时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他曾戒过毒,也
自杀过,没有成功。他的情感在艺术的作用下感动了整整一代人,他在音乐
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歌迷。他破碎的家庭、不幸的童年、社会的矛盾、
家庭的压力,无法面对自身的苍白和迷惘,发展到了精神失常的状态,已不
能自制,准备离家出走,买好了枪支和子弹。他最终选择了他祖辈的道路自
杀,加入了愚蠢的死亡俱乐部,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最后的彻底
的解脱。
对库尔特 ·寇班的死,负责“涅槃”乐队出版发行的格芬公司总裁爱德 ·罗
森布拉特作了这样的评论: “整个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流行音乐歌手,他
给萎靡不振的美国摇滚乐注入新的活力,他的离去将在无数歌迷的心中留下
一个巨大的真空。”随着库尔特·寇班去世,由西雅图兴起的另类音乐也明
显开始降温。
库尔特·寇班自杀身亡已一年多了,但西雅图的两处墓地的负责人都拒
绝接收他的骨灰,他们对寇班的妻·子说,他们无法保证源源不断前来扫墓
的歌迷们的安全。这真要使寇班死不瞑目了。由此,也说明歌迷们对他的崇
拜到了何等虔诚的地步,至今他的灵魂仍未能安息。
1996年 2 月29 日,在第38届葛莱美颁奖典礼上, “涅槃”乐队获得了
最佳另类音乐表演奖,也算是对库尔特·寇班的回报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