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电影推荐
我看吧wokan8.com

电影史中的电影大师(3)

作者:彭万荣

电影大师被称为电影大师,当然与他们对电影本身的贡献分不开,他们以各自的独特性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电影,而且也创造了电影发展历史。

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后,最早奠定电影语言的是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如果没有这两个电影大师,电影的发展肯定会滞后许多年。他们共同创造了电影的蒙太奇,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基本语言与文法。蒙太奇的类型、功能、运用和审美价值在他们的手中已基本成型,可以说他们对电影发展作出了最伟大的探索,他们创造的许多经验至今也成为电影家们难以逾越的金科玉律。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已成功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他认识到电影要实现时间的自由转换必须依靠摄影机的运动,而镜头的不同组接便会产生新的含义。在该片中他还创造出“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剪辑方式,这仍是今天各种类型电影在表现追逐的基本手段。在他们之后,奥逊·威尔斯在《公民凯恩》和雷诺阿《游戏规则》中又创造了电影的长镜头,极大地丰富了电影在组织镜头运动方面的非凡表现力。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创造。

伴随着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现代电影大师根据他们影片所表现的内容还是创造了不少新的电影语言。伯格曼在《野草莓》中为了表现复杂多义的主题,创造了一种将过去和现在、梦幻与现实并置在同一画面的“闪回”技术。费里尼为了表现现实与梦幻、往事与现实的复杂的情感结构,创造了“片中片”的“套层结构”,这种“片中片”的叙事模式直接启示了戈达尔的《芳名卡门》和阿巴斯的《橄榄树下》。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着重在电影色彩的探索上,影片中的红色、白色、灰白、灰蓝、粉红、青绿……组成了色彩的交响,色彩的变化呼应着人物心境的变化。法斯宾德则在电影摄影的视点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能根据剧情的需要变换镜头的视点。在《恐惧吞噬灵魂》中,他可以将摄影机从人物的主观视点变为客观视点再变回到主观视点,在这种视点的频繁变换中,观众与人物保持着若即若离或且即且离的关系,既能对人物命运给予关注,也能保持一种对人物的理性批判。在这些大师中,戈达尔不能不提,他的电影是蒙太奇剪辑,但已不同于传统的剪辑方式,他往往将故事中断,穿插进许多新闻、纪录片、图片、标语,构成一种拼贴的万花筒,《中国姑娘》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而他的《芳名卡门》则被认为是声响革命的一座里程碑,这部影片仍保留了他一贯的拼贴风格,将故事与乐队的演奏、大海的空镜头拼贴在一起,有效地改变了故事的性质,使一个紧张的故事变得格外抒情,间离了观众对人物的认知态度。此外,他将人声、枪声、城市噪声、海浪的拍岸声、海鸥的叫声、乐队的演奏声交织在一起,使声音成为影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备受戈达尔推崇的阿巴斯是一个擅长使用长镜头的大师,他对电影语言的贡献则突出表现在他对电影声音的革新上。在《橄榄树下》开头有一个很长的长镜头,整个画面没有人物出现,只有一辆车的车头沿着小路向前行进,人声则在画外,在这里人声本身就成了悬念,成为推动电影叙事向前进展的重要因素。

电影发展到了当代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那就是数码技术带给电影的革命性影响。以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技术主义则改变了以往的电影语言传统,影像不再严格依赖对现实的复现,而是通过电脑绘制出来的。与传统的电影胶片存储影像不同,传统电影是模拟信息,画面就是画面,而数码影像是数字信息,画面成了数字,是电影里面的一组数据。想要修改某个画面,不是去重拍,而是通过光学洗印技术去完成,或者去修改或调整某些数据就行了。一组画面就是一组组的数据,而且只要拥有了某些图像的数据,就可以根据这数据创造出新的图像;当然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想像去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影像。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都是数码影像,是完全虚构出来的。

从这些简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影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而且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语言必然会有新的发展。电影语言的变革依赖于电影作为一种科技手段的进步;同时也与电影表现的基本内容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内容要求不同的表现形式。此外,电影所受到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也是其进行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的灵感源泉。当然,电影大师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看吧 » 电影史中的电影大师(3)
分享到: 更多 (0)

我看吧 专注电影推荐

散文精选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