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公司对外交流与合作之大事记
1982年――在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
的支持下,中国台湾导演李翰祥回大陆拍摄影片《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当年5月,电影局
举办了有40家国内主要媒体参加的招待会,随后合
拍公司和香港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在“大水法”拍
摄外景地举行了大型中外记者招待会,使得这两部
影片在海内外得到空前宣传。
1983年――电影局派代表团赴香港和澳门参加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首映仪式。此举
给两部影片增加了政治上的影响力,对促进国家团
结和统一,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
1985年――香港和内地合拍的故事片《木棉袈
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和招待会,全国政协
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应邀出席。
1985年――受中法合拍故事片《花轿泪》导演
雅克?多夫曼的邀请,合拍公司领导带领中方制作
人员访问法国,商谈该片的合作细节;代表团此行
还就《白求恩》一片的合作会见加拿大国际电影公
司。
《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电影壁纸
1986年――中日合拍故事片《敦煌》签字仪式
于7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出席签字活动。
1987年该公司又与合拍公司合作拍摄了故事片
《海市蜃楼》,夏衍、丁峤、石方禹等电影界领导
赴香港参加了影片首映式。
1987年――合拍公司与加拿大国际电影公司为
合作拍摄的故事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的
开机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和电影局领导参
加了活动。同年,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关于联合拍摄电
影的协议》。这是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署的第一
个电影合拍协议。
1987年――合拍公司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组团赴
美审看协拍影片《太阳帝国》,受到合作方美国华
纳公司和影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热情接待。代表团
借此机会对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作了全面的考察,
为公司研究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88年――影片《敦煌》在日本公映,广电部
副部长陈昊苏应邀出席首映仪式。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8年――《末代皇帝》囊括了第六十届奥斯
卡9项大奖,后又在世界其他重量级电影节上获得
许多荣誉,随后合作双方在北京民族宫礼堂举行《
末代皇帝》庆功会。
1992年――合拍公司在北京组织举办了“中加
电影合作研讨会”,参加的人员有中加两国有关官
员和两国电影人代表。合拍公司代表在研讨会上作
了题为《回顾与展望》的长篇发言,作为对《中加
政府电影合拍协议》签署以来的两国电影合作的历
史回顾和形势分析。
1993年――合拍公司代表团访问意大利,会见
了《马可波罗》和《末代皇帝》的导演和制片人,
希望两国电影人能有更多的合作。
1995年――合拍公司领导出访美国和英国,拜
访了美国各大电影公司和制片机构,同时还考察了
英国著名的后期制作公司。
1995年――由合拍公司组团、电影局局长滕进
贤率领的电影代表团访问台湾。代表团与台湾主要
的制片公司进行了会见, 对一些合作项目、合作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两岸对话。
1996年――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市市长访问合拍
公司,旨在促进两国电影业的合作和交流。
1996年――合拍公司领导应惠灵顿市市长的邀
请,访问新西兰并顺道访问澳大利亚。合拍公司代
表团在访问期间拜访了两国主要的电影公司和有关
政府机构,并就当时正在合作的项目进行了洽谈。
1996年――台湾片商工会大型代表团来大陆,
与合拍公司进行座谈。这几次互访密切了大陆和台
湾两地影人间的关系,促进了两岸影人之间的沟通
与合作。
1997年――合拍公司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
办了“中外电影合拍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在国内
电影节上举办有关电影合拍的研讨会。
1997年――合拍公司再次组团访问台湾,访问团成
员有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天
津电影制片厂厂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广电
部港澳台办主任等重量级人物。
1999年3月――受美国电影协会邀请,合拍公
司领导出访美国,在美国电影市场举办了“中外电
影合拍研讨会”。这是公司自成立以后第一次在海
外电影市场举办此类活动。
《卧虎藏龙》
2000年5月――合拍公司派出代表团赴戛纳电
影节参加《卧虎藏龙》的宣传活动。
2001年――合拍公司领导与《卧虎藏龙》主创
人员一起参加奥斯卡颁奖仪式,影片荣获第73届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其他两个主要奖项。
2003年9月――合拍公司领导赴美参加中美合
作的巨型环幕影片《中国奇观》首映式。
2004年9月――合拍公司领导随电影局领导一
起考察访问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05年4月――“中欧电影合作论坛”在北京
成功举办,标志着合拍公司在为中外电影人搭建合
作平台方面迈开切实步伐。
2005年5月――合拍公司参与组织了在戛纳电
影节期间举办的“中国电影百年庆典”,公司领导
在论坛上发言。
2006年6月――第二届“中欧电影合作论坛”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论坛广受中外影人好
评,也得到广电总局和电影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2006年8月――“中日电影合作论坛”在北京
举办,共有50多位中日双方影人参加。
2006年10月――“日中电影合作论坛”在东京
举办,多家日本大公司参加了论坛。除参加论坛外
,公司还组织了15位国内电影制片人参加了日方组
织的为期10天的培训和考察。
2007年5月――合拍公司参与组织了在戛纳电
影节期间举办的“中国电影论坛”,公司领导在论
坛上发言。
2007年6月――“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第十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专门为青年导演设计
的创新栏目“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会”受到中外影人
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
2007年6月――合拍公司与UNIJAPAN在第十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签署了《中日电影合作备忘录
》,旨在促进两国影人的合作和交流。
第一部内地与香港合拍的故事片
《绝处逢生》是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后
第一部内地与香港合拍的故事片。影片由中影公司
发行,内地票房收入1779万元。
首部获奖的合拍影片
1958年,中国与法国加朗斯电影制片厂合作拍
摄了故事片《风筝》。该片先后在捷克斯洛伐克第
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意大利第十九届威
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这也是早年中国首部获奖
的合拍片。
这些对外合作,对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增进
中外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之行》中美第一次“亲密接触”
中国同外国在合拍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虽然始
于抗战时期,但大规模的交流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
之后。1979年9月16日,全美电视上播出了由合拍
公司协助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国之行》。影片以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鲍勃霍普在天安门广场的开场白
开始:“嗨,这是中国北京,够精彩是吧?十年前
没有人能想到一个美国笑星能够站在天安门广场信
口开河,随意拍照。这世界变化可真快,可能一夜
之间就让人认不出来了。” 这个开场白映照了当
时中国电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本片是与境外合拍的第一部作品是长达3小时
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之行》,合作对象是美国
的霍普公司。该片由美国著名喜剧演员霍普执导,
讲述、介绍、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该片在全美电
视中播出后,引起巨大轰动,头一天观众就达数千
万人。霍普在片中称赞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人民
从片中看到了长期闭锁的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反映十分强烈。
《中国之行》在美国一石激起千层浪。1979年
12月,我驻美使馆把影片在美国观众中产生的积极
反响向外交部作了报告。伴随着这个良好开端的还
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插曲: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
,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请求同意他的儿子杰克福特
来四川卧龙拍摄纪录片《野生熊猫》,邓小平特许
了他的请求。1981年杰克福特作为第一个西方制片
人来中国拍摄了野生状态下的熊猫。这个“第一次
”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年,中国的大熊猫就
作为和平使者远渡太平洋,入户美国动物园。这可
谓是中美电影合作史上的“熊猫外交”。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外合拍片
| [<<] [>>]
——————————————-
————————————-
我国电影的对外合作拍摄最早始于抗日战争初
期。当时我国进步电影工作者与奥地利著名导演弗
莱克夫妇合作拍摄了一部内容积极、具有抗日思想
的故事片《世界儿女》。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外
合拍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电影合拍事
业。从1949年至今,我国电影对外合拍事业取得了
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合拍片数量逐渐增多
,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与喜
爱。国家对合拍片的政策法规也不断健全,合拍片
的创作生产环境日益改善,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方面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00年之后电影合拍历程
2000年,为深化电影体制改革,合拍公司进行
了重组。重组后,合拍公司行政上隶属于中国电影
集团公司,业务上直接由广电总局电影局领导。重
组后的合拍公司,不再具有投资制片的职能,而专
门负责对中外合作摄制影片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
作。
2001年,合拍片《蜀山传》、《大腕》、《周
渔的火车》等相继开拍,并在公映后受到好评。
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讨论
并原则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修订草案。2001年
12月25日朱鎔基总理签署了第342号国务院令,公
布了新修订的《电影管理条例》。该《条例》于
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2002年,天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电影神话有限
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天脉传奇》,这是合拍公司
重组之后中国内地制片单位参与合作拍摄的一部合
拍大片,合拍公司为此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服务。该
片上映后,市场反映热烈。同年,北京紫禁城影业
公司与奥地利SK影视制作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芬
妮的微笑》,该片于2003年获第八届莫斯科“爱之
恋”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4年获第九届平
壤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03年,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与香港银都机构
有限公司、香港精英娱乐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
《英雄》。该片是近年来少有的编剧、导演和主创
人员都是以内地电影工作者为主的合拍巨片,影片
公映后备受国内外市场推崇,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
一个亮点。
2003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太
合影视有限公司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
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手机》。同年,西安电影制
片厂、西安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太合
影视有限公司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
司合作拍摄故事片《天地英雄》。两部影片都是以
我为主的合拍片,公映后市场反映热烈。2003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台湾中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拍摄动画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于2004
年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3年,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与香港精英
集团企业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十面埋伏》;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有限公
司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合作拍摄
故事片《功夫》;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
公司、北京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
业有限公司与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事
片《天下无贼》;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有限公司
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
事片《可可西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香港寰亚
电影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大事件》;中国电
影集团公司与香港成龙英皇影业公司合作拍摄故事
片《新警察故事》;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与香港泽东
电影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故事片《2046》。以上影片
无论在票房成绩上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达到了
新的高峰。
2003年-2004年期间,根据新修订的《电影管
理条例》和深化电影体制改革的需要,广电总局又
相继出台了30号令,即《电影剧本(梗概)立项、
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31号令,即《中外合作摄
制电影片管理规定》;29号令,即《电影片进出境
洗印、后期制作审批管理办法》及广电总局与商务
部联合发出的43号令,即《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
暂行规定》等法规。另外,为扩大电影的对外合作
交流、繁荣我国的电影事业,电影局于2003年4月
24日下发了《关于在部分民营公司试行对外合作摄
制电影业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