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电影推荐
我看吧wokan8.com

中国当代电影简史 第二章 第一节 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创新浪潮

第一节 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

1978年5月11 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也意味着对唯一的历史范本和权威话语的质问,旋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思想解放运动,一开始是表现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路线、政策的检讨,所有中国人都面临着同样棘手的问题:要不要,能不能够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如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及错误?如何评价共和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经验教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78年,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年的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邓小平在大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他的报告涉及到四个核心问题: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是为了向前看;四: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邓小平以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大无畏精神,勇敢面对“禁忌”,并成功地扮演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他特别强调,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现代化建设,是当前,甚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最大的政治,会议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大政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两年的徘徊踏步局面,将长期偏离正确轨道的党的指导思想重新转到正确轨道上来,它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被载入党和共和国的历史,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1979年,在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上,邓小平在祝词中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明确提出“不要横加干涉”,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载《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对第四次文代会,中央还专门发了一个文件,这也是建国三十一年来不曾有过的,看得出中共中央对文艺的高度重视。1979年春《人民日报》开展的“怎样把电影工作搞上去”的讨论,在创作和理论界,关于电影与戏剧、电影与文学、电影的民族化、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创新、电影的艺术特性等内容的大讨论,由于创作思想的解放,带来了电影艺术观念的更新,出现了虽然短暂,但十分珍贵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两次思想解放与电影创作高潮》孟犁野 文 原载《戏剧电影报》)
人们被禁锢的、对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鲜活感的渴望,很快就显露出来。1979年夏天开始了一个异常的开放年代,作家们描绘腐败的官僚制度、伪君子和恶霸,使用了4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领域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进行谴责和讽刺。
对真实性的渴求和人性、人情的需求,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呼唤,在此以前,不管是在“文革”当中,还是历次政治运动都以批判人性论为主要内容的。
1979是一个创世纪的年代,后来,整个80年代是一个启蒙的年代。在评述80年代的思潮和文化状况时,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化精神氛围,李泽厚认为“打倒‘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苏醒的新时期:“农业小生产基础和立于其上的种种观念体系、上层建筑终将消逝,四个现代化必将实现。人民民主的旗帜要在千年封建古国的上空中真正飘扬。因之,如何在深刻理解多年来沉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来重新看待、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些问题,总结出它的科学规律,指出思想发展的客观趋向以有助于人们去主动创造历史,这在今天,比任何时候,将更是大有意义的事情”。(《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 第488页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看吧 » 中国当代电影简史 第二章
分享到: 更多 (0)

我看吧 专注电影推荐

散文精选生活随笔